查看原文
其他

年轻人在景德镇“烘焙”100+植物,以玩泥巴疗愈生活

与泥土打交道的 ELLEDECO家居廊
2024-09-07




秋意渐浓,植物们开始悄悄落叶,

纷纷回归泥土的怀抱,

泥土与植物的牵连在这个季节愈发浓厚。

90后年轻人们也在自然轮转中

找到了新的疗愈方式,

他们转型玩泥巴、做陶艺,

不再追求老师傅手中光洁无暇的大罐,

反而用巴掌大的,高颜值的小盆,

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植物“盆友”们。

ciireals主理人周越用泥土

给植物捏了一堆好玩的“家”,

这些奇奇怪怪,“口感酥脆”的陶盆,

让大家买回去甚至舍不得种植。

DECO此前去景德镇解锁了他的工作室,

一起探寻他是如何用泥土来治愈生活吧。






走进三层的工作室,整个空间被一层层排架区隔开,上面摆满了可可爱爱的陶盆。留着小胡子的周越,穿着泥点飞溅的围兜兴奋地给我们讲起了他的陶盆。


他打趣说自己是个“甜品烘焙师”,喜欢用“新鲜出窑”,“口感丰富”来形容自己的手工花盆。在他看来,做泥料和制作甜品的过程一样,有制作、有烘烤,于是工作室空间以此为灵感,他将2000平的大平层空间内分隔出多个区域,一多半的空间给了生产和仓储,剩下近400平的空间里以轻松和易获取为原则,尽可能呈现开放式布局。





沿着排架往里走,由开敞的生产区来到了绿意盎然的材料区域,周越选择高低错落的木质收纳架打破工业生产的冰冷感,与多种植物共同为空间增添生机。


他每天盘泥条、和泥团,就在中央那张3米的木作工作台,这是他平日的moodboard,上面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泥料。靠着白色砖墙的木质立架上,试片小样被码得整整齐齐,大大小小的陶盆里装着各式各样的植物。





近来天气不错,从旧工作室搬来的日本大叶伞、黑峰秋海棠、龟背、兰花长势喜人,走近桌面,一块小小的花生碎“饼干”伸出黄铜小手抱着一只空气凤梨,他最近跟朋友去附近山里挖了一点蕨类,也种进了陶盆里。“既然是给植物做它们的家,自然要把主人们请回来,在网络上隔段时间看到喜欢的植物就买回来,收着收着就越来越多了。”周越指着立架笑道。





说起他们第一款陶盆“鱼眼糖”的诞生,整个过程充满了偶然。周越之前来到景德镇玩,起初是想画点油画,就在思考油画颜料怎么跟陶瓷结合,手工搓了一堆陶瓷珠珠,本来打算作画放进颜料里的,做了一半便搁置了。疫情期间在家找创作素材,闲置了一两年的珠珠被他试着塞进盆器里面看看,才有了如今的“鱼眼糖”。


像鱼眼一样的小“糖丸”看起来很好吃,五颜六色的,花盆有上有明显的龟裂,质感像酥脆的曲奇饼干,葫芦形状的盆身上有一道竖直的接缝,沿口粗糙得像“未完成”的模样,摸起来很有质感。





并非陶艺专业出身的周越,脑子里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。不是非要绝对的光滑,也不是非要上釉,没有科班既定的条条框框,反而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门。他把自己生活中“好玩”的日常捏进了陶盆里,4月工作室里的兰花肆意生长,长长的气根盘绕着水苔,于是他就把盆外点缀了柠檬黄的小块,彷佛植物的气根从盆子里钻了出来。





景德镇有很严重的梅雨季,连续一个多月阴雨绵绵,很多东西都会发霉,花盆在使用过程中本来就会产生痕迹,他突发奇想为何不直接体现出来?于是几个月后,麦色的花盆底部“长”出了看上去毛绒绒的墨绿色“霉菌”。





除了小型陶盆,周越每年会给自己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,作为游离于品牌之外的自由创作。去年做的一款带有彩色珠珠的黑色篮球,源自于他从小对于男性固有角色的探讨。男孩可以喜欢玩体育运动,也可以偏爱安静地画画,他希望创作一款作品鼓励拥有多元喜好的孩子们直面自己的喜好,减少不必要的自卑与恐惧。


“也许还可以再试一下”,是周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这也正是他觉得泥巴“好玩”的地方。每一次的开窑就像拆盲盒一样,总有几个视觉好看的“尖子生”,给他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




泥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材料,想要最终做成流水端的标准产品,其实挺困难的。


他坦言失败是挺常见的,烧制温度高了会裂开,颜色会变暗;泥料如果有些杂质,烧出来就会有黑点、流釉;不同颜色的泥料,甚至形状不同,在不同的温度下,也会呈现各异的模样,整个过程充满了未知。





“试片”是烧窑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流程,相当于正式做产品之前给小样做实验,一般师傅们随手捏一块泥料,沾点釉丢进窑子里烧,用行话来讲也叫“照子”。





工作室的小伙伴常常会把市面上所有的泥料都买回来,混合配一遍,进行编号,用造型统一的形状放进窑子里烧。他们做了很多看起来不像泥料的试片,有铅笔造型、矩形小方块,还有包裹着孔隙材质像牛轧糖一般的条块。


慢慢地,试片从一道平平无奇的工序,变成了一件正式的事情,这也成为了他们工作室最“好玩”的游戏环节。





做试片就像是在不断积累他的灵感库。不知道想要做什么的时候,他就去做试片,如果泥料用久了觉得无聊,就往里掺一点新的看看,遇到烧出来还挺有趣的,找到对应的编号和烧制参数,再掺一点新的进去,尝试更精准的配方和颜色做下一轮实验。





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消费时代,大家太想要新的、快的东西,然而对于陶瓷类产品的开发,最严谨的周期至少需要半年,甚至一到两年。“陶瓷产品在一、两个月的时间里呈现比较成熟的、可售卖的状态,其实是一件有点疯的事情。”周越说道。




“既然它本来就会裂,那我们就让它裂的更好看点吧!”


周旋于瑕疵与完美之间,周越在捏泥的过程中见到了太多的生产意外,索性便开始尝试新的思路,顺应制作工艺的特点,尝试把“瑕疵”的痕迹合理化,用更巧妙的方式去挖掘材料。同时,他也在挑战陶土的极限,用薄如蝉翼的曲面让人们了解到陶瓷的更多可能性。





周越一开始接触到烧窑流水线生产时,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看着还不错的成品要扔掉,有时候为了追求百分百光洁无暇的完美,甚至会产生很多浪费,他们也开始反思可持续性。


今年以来,他们工作室已经不再扔东西了,尝试将以前生产的瑕疵品打碎了回炉看看有没有新的可能。扔500g的泥料进去,将飞出来的边角料重新打碎循环使用,这款仿佛掺杂了樱花瓣的曲奇饼干,就是他们最新的烘焙实验。





传统的陶艺思维都是越光滑,隐藏起来更好,反而他们喜欢保留模具生产留下的合缝线,粗糙的口沿的处理,不刻意追求光滑、上釉,顺应泥料的自然属性,保留一些“笨拙”的原始感,将工艺的限制转化为一种视觉与功能都成立的状态。




周越曾经在深圳从事视觉创作的平面设计,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满足感,因此每年都会给自己放个假,来景德镇玩一玩手工泥料,玩着玩着就不想走了,疫情前干脆搬到这边成立了工作室。头两年刚来景德镇还经常去朋友工作室聊天喝茶,这两年他的生活几乎都在工作室度过,在他看来工作就是生活,可太好玩了。





盘盘泥条、做做试片、做巨大铅笔,工作间隙给植物浇浇水,给陶盆们拍“证件照”,占据了周越社交媒体大部分的篇幅。面对各种多变的出窑情况,从一开始的沮丧到从容应对,甚至有些期待的心态,周越在整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种松弛自然的生活节奏。


他在做泥料陶土花盆、照顾植物中获得疗愈。同时,他又用可可爱爱的略带粗糙的、像曲奇饼干的花盆给“盆友们”带来治愈。这份双向治愈让他与泥巴之间的关系不断升温,玩得不亦乐乎。每当出炉一批五颜六色像色卡一般的小瓷片,盆里的几颗植物又长出了新叶子,一下子又被治愈了。



看完这位年轻人与陶的结缘,你最喜欢哪个作品?想去景德镇体验吗?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,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。

监制 |  庄娅琼   

文 | Manni   编辑 | 冷面   设计 | Freda

图片提供来自周越




本文为《ELLE DECORATION家居廊》版权所有,欢迎转发朋友圈;如需转载、投稿,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、投稿方式。


DECO艺中人 | 彪形大汉做不了瓷器活?祝琛:我不服!


DECO艺中人 | 邵磊:创作时,连呼吸都要很小心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ELLEDECO家居廊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